行程介紹
酒店早餐後,前往朝禮日本坂東觀音靈場,今日區域為日本群馬縣及琦玉縣寺院
第十六番 五徳山 水澤寺 (水澤観音)
是天臺宗的寺院。山號是五德山。正尊為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菩薩。觀音菩薩本尊通稱為「水澤觀音」。於日本推古天皇年間(554年~628年)開基(創辦),至今有近1,500年的歷史。為天臺宗的寺院,山號是五德山,根據寺廟記錄,高麗的高僧惠灌在推古天皇及持統天皇的旨意之下開山(第一代住持)。本尊為十一面千手觀世音菩薩,是傳教大師之作,俗稱水澤觀世音菩薩,可保佑七難即滅、七福即生。廟內,有日本元祿年間(1688年~704年)製作,縣指定重要文化遺產的六角二重塔(開運六地藏)、澀川市指定文化遺產的觀音堂及仁王門等珍貴歷史文化建築、縣指定重要文化遺產的圓空佛(阿彌陀如來座像)等的眾多的文化遺產與建築。寺廟門口附近有十多間提供水澤烏龍麵的餐廳。水澤烏龍麵味道美味,咬勁十足,被認為是日本三大烏龍麵之一。
第十五番 白岩山 長谷寺 (白岩観音)
是金峰山修驗道本宗門的寺院。山號是白岩山。本尊為木造十一面觀音立像(群馬縣(昭和50年9月5日)指定重要文化遺產)。此寺院的創建年代等歷史記載並不明確,據傳依天皇聖旨令德道上人創建,由行基上人雕刻本尊木造十一面觀音。
第九番 都幾山 慈光寺
天臺宗的寺院。山號是都幾山。院號是一乘法華院。本尊是千手千眼觀音菩薩。觀音菩薩本尊通稱為「白岩觀音」。據相傳,天武天皇2年(673年),興福寺的僧人慈訓安置千手千眼觀音菩薩,此後在寶龜元年(770年)由道忠法師草創建寺院。於平安時代貞觀年間(859年-877年)成為勅願所。
第十番 巌殿山 正法寺 (巌殿観音)
真言宗智山派的寺院。山號是嚴殿山。一般稱岩殿觀音。本尊為千手觀世音菩薩。觀音菩薩本尊通稱為「嚴殿觀音」。依寺院文獻記載,於養老2年(718年)由沙門逸海雕刻千手觀音像創建稱為正法庵。據說在戰國時期,此地為武田信玄率軍攻打松山城時的陣營。穿過仁王門登上石階後,可以看到東松山市內最古老的木造鐘樓、觀音堂,以及正法寺著名的大銀杏樹。
第十一番 岩殿山 安樂寺 (吉見観音)
安樂寺是真言宗智山派的寺院。山號是岩殿山。院號是光明院。本尊為聖觀世音菩薩,觀音菩薩本尊通稱為「吉見觀音」。據傳此寺院是由奈良時代的僧人 行基安置了聖觀音像為建寺起緣,到平安時代的初期由武將阪上田村麻呂修建了堂宇。本尊吉見觀音在每年6月18日會舉行消災法會,會將本尊佛龕開啟。在之後由源賴朝之弟源範賴建立了三重塔,但於戰火中燒毀直至江戶時代前期由杲鏡再度重建。